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

公共系黃煥榮老師專訪

專訪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黃煥榮 老師

 

訪問者:公共一謝明翰、高瑜澤、蔡育庭、陳羿均

 

 

前言:

 

每件事都有它的源起緣由,而此後所造就了一切,它的最初與過程就成了歷史,讓我們一次次的思考。活在這世界上的每個人每天都在創造歷史,要仔仔細細地將每件事物紀錄下來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然而,我們又想要在有限的能力範圍之下多認識身邊週遭的人、事、物,於是藉由這次口述歷史報告的機會,我們邀請到了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的 黃煥榮 老師來作為我們的訪談對象,雖然 老師任教於市立教育大學的時間並不長(民國96年至今),但是我們對於老師眼中市北教的看法,還有個人成長、讀書經歷、校園生活等等十分有興趣。相信藉由這次訪談,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多新的價值觀還有新的讀書方向。

 

訪談內容:

 

1您何時到學校任教?因為何種機緣來北市教大?

 

生:您何時到學校任教?

師:96年,現在應該是快兩年了。

 

:因為何種機緣來北市教大?

師:因為小孩要唸小學,我覺得如果來市北任教就能兼顧到家庭,這個部份是我蠻重要的考量-工作能跟家庭結合,是來任教的最大原因。我並不是覺得之前任教的銘傳大學不好,有人認為是不是所謂公立學校的保障會比較好或者是薪水會比較高,並不見得,其實現在我的薪水大概只有我在銘傳大學任教時的三分之二。

生:那私立是比較好的?

師:這個當中也比較難去計算,因為考慮到退休的部份,公立大學當然會比較優渥,但是我目前還沒有辦法去想像我退休那個時候的制度是怎麼樣的,因為還有一、二十年的事情,制度的變化是無法掌控的,因此這些都不是我最主要的考量;最主要的考量是說,小朋友可以來這裡讀師院附小,我的照顧上會比較方便;還有,在私立學校裡的課都蠻滿的,雖然薪水因此而比較多,但是較為辛苦,所以基本上我們學校還比較單純一點。

 

 

2您對學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生:您對學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師:我覺得蠻好的阿!蠻乾淨的。

 

生:您覺得校地是否很小嗎?

 

師:我覺得學校大小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在大的學校,也不可能把你的生活的空間擴大到學校。譬如說:你如果唸台大的話,因為每天生活的空間也就在你那個系的附近,所以學校小我個人覺得反而是有許多好處,不需要每天這樣到處跑,學校如果小的話,也不用騎腳踏車,如果你到台大,去某個地方還不是很方便,所以我個人認為學校小反而是好。

 

生: 老師您剛才說的單純是指學生、老師、還是校風?

 

師:單純應該是講說,它的人比較少,學生也比較少。我在銘傳的時候,因為它有四個校區,所以我需要在台北、桃園、金門、馬祖上課。銘傳有在職班,金門馬祖都有,所以我常要在這四個地方來回。

 

生:需要一天來回?

 

師:不需要,不是一天。但是有些時候金門馬祖大概一個月去一次。

 

生:所以這也是您想來我們學校的因素之一嗎?

 

師:就是說不要把工作弄得這麼複雜,當然這當中你需要付的代價,就是說你可拿到比較多的薪水,可是相對要付出的勞力、時間要較多。

 

 

3在北市教大任教過程中,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生:那在我們學校任教時候,這兩年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學生,好的跟壞的都可以?

 

師:比較特別的學生喔,沒有。我們學生算是比較蠻乖的,我這樣一個假設不知道對不對?就是說我們的學生跟私立學校的學生相比,我覺得我們的學生可能家庭上會比較困苦一點,家境可能比較不是這麼好,例如我們系上跟私立學校那幾個比較熱門的系差不多,同學可能會有兩種選擇,唸東吳企管或唸我們的公共系,這就是談到我剛才那個假設,如果家境不是這麼好,就會選擇唸這邊,公立的市北教公共系,但是這個假定還需要再觀察。

 

 

4那有遇到什麼樣無法解決的難題嗎?

 

生: 老師教書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比較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譬如說跟學生的溝通、或是課程上的認知,有沒有覺得比較難解決的,有沒有花比較多時間去解釋一個東西,或花比較多時間跟學生溝通?

 

師:還好吧!印象當中還好,應該說沒有感覺到特別困難。

 

生:那當大學教授跟普通高中小的老師比起來?您覺得有什麼差別呢?

 

師:這個有差別,大學教授花較多時間在做研究,所以研究的壓力比較大,比較大的煩惱還是在研究上,教學的部份大概還好,研究部分耗費的心力會比較大,國中 國小 老師大概不太需要花太多的心力在研究上。而且國中 國小 老師有一些固定的素材,一些課本,他們應該花比較多的時間在教學上。

 

生:老師您是一開始當老師就當大學教授?

 

師:沒有。我之前在博士班的時候就在學校當兼 任的 老師,畢業之後才當專任的,不過教書教久了,對我現在來講,教書部份的成就感會比較低,做研究的成就感反而會比較高。

 

生:是成就感漸漸減退嗎?

 

師:對。

 

生:是因為學生的素質嗎?

 

師:我覺得可能不能說是素質,應該說,大學生會花比較多的心力在別的地方,因為學生現在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可以上網、可以打工。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花很大的心思在課業上;我個人覺得,課業上的心思花比較少,所以老師要期待同學真的以課業的優異表現來獲得成就感,相對來講就比較低,研究上獲得的滿足感會比較高,可是相對來講,做研究的確是比較辛苦。

 

 

5學校由師院改制教大,您對這些改變,有什麼想法嗎?

 

生:老師您來的時候我們就改制為教大了嗎?

 

師:對

 

生:老師您覺得對師院改為教大有什麼想法?或是對這方面有什麼特別的經驗? 你覺得這樣好不好?

 

師:我沒有特別的意見。

 

生:那覺得學校有進步嗎?或是覺得素質反而比較落後?

 

師:我覺得我們系上跟改制教育大好像沒有太大的關聯!

 

生:是因為沒有師培生的關係嗎?

 

師:對!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去感受這演變的過程,那可能很多教大的老師都希望如何去延續這麼樣的傳統教育,那其實跟我們之間沒有太大的關連,我們感受不到,我們也比較不會去認同或是強調我們是那種傳統教育體系的學校的學系,因為我們其實另外一個領域。

 

師:因為新的系嗎?

 

生:對!再加上性質並不太相同。系上並非以培養教育人員為目的,也就是跟教育大學還有學校其他很系不相同,系上的課程跟教育並無關連。

 

6之前在銘傳大學任教,現在到北市教大任教,有什麼感想?兩間學校有什麼

 

   明顯的不同?

 

生:之前在銘傳大學任教,您現在到市北教任教,您有什麼感想?就是兩個學校讓您感覺有什麼不一樣、學生或者是校風?

師:我剛才已經大概提過,除了我工作上時數的不同、薪水的差別以外,我個人是覺得系上的同學素質會好一些,但不是絕對,在銘傳也可以找到很用功的學生,但不用功的學生更多,我並沒有感覺到是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差別不是太大的。只是我個人覺得公立學校的資源確實是比較多,在這一點上你們要更有感謝的心;舉個例子,在銘傳影印東西都要付費,辦公室放了一台影印機,旁邊就有一個容器要求你付費,雖然沒有去檢查或是也沒有監視器來看你有沒有真的付錢,但旁邊就放個錢筒,印東西都要自己丟錢。

 

生:但是印象中私立學校學費較貴,相對來說資源也會比較先進充足?

 

師:沒有阿!公立學校學費少是我們繳比較少的錢,但並不代表我們用的比較少,而是政府補助的多,私立大學是成本的考量,他覺得你們要上那麼多課,要請這麼多老師,要幫你們做那麼多事情,所以要跟你們要求相對多的費用;公立學校是比較靠政府的補助,其實它提供許多免費的資源,因此我覺得你們要更用功,因為學校還幫你們安排得蠻好的,別看學校小,學校教室空間還蠻大的,我們教室其實沒有很滿,你有沒有感覺?你如果去私立學校的話你會發現你每一節課教室都滿滿的,每一節課教室都有人在用,都有人在上,我們基本上是蠻空的。其實為什麼學校小,是因為我們學生少,所以每個同學可以活動的空間其實也不算小,我們大學部才2000人,2000人來利用這個空間其實是蠻好的,銘傳可能是我們的兩倍大三倍大,但他們的學生可能是我們的五、六倍,八千、一萬人,所以可能覺得很擁擠,但是這邊我倒是沒有這樣的感覺,算是OK

 

 

7常有人說本校不如其他大學,您認為最主要的原因為何?您為何會想學政治   

 

   學?為什麼研究所會改念公共行政,而不在政治學這塊領域專精?

 

生:常常有人說教育大學跟別的學校比起來,就是會輸其他正常大學,您覺得主要原因是什麼?

 

師:輸正常的大學?

 

生:因為像同樣的系的話,一樣是公共系,我們的分數會比較低,或者是說如果,就像是一樣公共系,或者是一樣像社會一類的,在選擇上他們比較不會先選我們學校,而會選普通大學,也就是非教育體系的大學。

 

師:其實不會阿!我不太這樣認為。第一,你當然不能跟台大、政大比較,那些老牌的學校,台北大學,這幾個學校與政治相關的科系一定是四十年以上,你沒有辦法跟他們比。那其他的,我們的分數大概跟暨南大學差不多,但是可能比暨南大學再高一點,暨南大學也將近10年了,所以如果我們分數跟他們相近的話,我不覺得我們學生的素質會比他們差。私立學校不用講,我們的分數比較高,那我們的分數也應該比淡江大學高,所以沒有阿,我不感覺到我們學校輸給一般普通大學。

 

生:暨南大學比較可能是因為地區的原因,所以比較少人會想去選,如果暨南大學跟我們同樣是位於台北市,又是普通大學,一般學生應該會比較想選暨大。

 

師:對!那結果呢?

 

生:就是還是覺得面臨抉擇時,一般人還是比較會先選普通大學,因為很多人現在還是對我們有刻板印象。

 

師:我覺得這個困境是在這裡,第一個就是說,我們這個系還很年輕,我覺得這個會有影響,也就是說很多系事實上它的發展應該跟它的時間成長有關係,現在我們的公共系可以說是在嬰兒時期,人家都已經長大成人,你一個幼小的嬰兒很難去跟大人對抗,因此我不認為我們沒有這個發展的潛力,那是因為我們還很年輕,相對來講會比較吃虧一點;我覺得真正吃虧的不是我們學校這個「教育」的名稱,或是我們是教育大學還是一般的大學、綜合大學,真正比較吃虧的是,我們的系沒有其他性質相近的系來做輔助。以政大為例,它有公共行政系,它還有一些相關的科系,例如:像社會系、政治系,因為這些系都跟公共行政有關,所以同學可以很自由的去選課,又老師的視野都會比較寬廣,我們很像孤鳥一樣,在我們學校很難再找到一個系的性質與我們相近,我們系感覺變得很孤單,沒有其它相對應的可以做輔助,一起研究、一起切磋,我覺得比較吃虧的點是在這裡。試想,如果我們學校有經濟系,有社會系,有專屬的社會科學院,這樣你們可以選的課就會多很多,可以接觸的相近課程也就多很多。你們不是有規定要選外系十個學分嗎?不覺得你們很難選課嗎?由於可以跟我們相關的系真的可以說沒有。如果有一個企管系、一個經濟系、一個社會系,這樣選課是不是就比較好選?我覺得困境大概是在這裡,就是說,這個系沒有一個相關的輔系,做一個支援,就算是跟史地系社會科教育學系,性質上還是很不一樣的,我唯一想到稍微比較近一點的,就是心理諮商學系,但這還是有差別,比較可惜的是在這裡。但教育學院就比較不會有這些問題,因為教育學院有教育系、幼教系、特教系,他們的課程有比較相關,也有相輔相成的作用,這樣就顯得我們系比較孤立無援。

 

生:那如果撇開系所,不要專講公共系,像我同學當初考大學分數其實跟我差不多,我來唸教育大學時,她們就覺得,我為什麼要去念這所學校,他們覺得念這所學校以後就沒有出路了,而他們的選擇是讀東吳,輔大那些大學的,他們非常不願意來這邊就讀,覺得這種教育體系的學校已經沒落了。不要單看公共系的話,因為其他系可能未來的出路還是當小學老師或教職人員,我的同學們就會覺得這些職業對現在的狀況來說已經不適合,所以他們還是選擇就讀普通大學,因此我會覺得好像比起其他大學來講,就讀市北教是有點不利。

 

師:我覺得沒有,因為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教育大學的系一定就跟教育有關,但是我們系上並沒有這個問題,問題不在於說我們在教育大學的關係,我覺得問題是在於我們沒有一個相輔的系,重點是在這裡,其實以後你畢業之後,跟你唸的學校不會有太大的關聯,比較大的關係可能是在於你的專長,你唸的系所和專長可能比較重要,唸那個學校是個刻板印象,對你未來真正影響的是你唸什麼系,念哪個學校倒是沒那麼重要。那再來就是說,我自己覺得學校跟系也不是影響你最大的因素,如果我們是台大政治系,不用功唸書,也沒有用阿!我們可能名聲不是很響亮,但願意認真唸書也許能闖出一些名堂,最後還是要落實到你個人,個人比較積極的去學習,這個比那些響亮的頭銜還更重要。再來就是說你對這個系是不是有認同,認同就是說對你所學的專業,雖然我們主要是訓練通才為主,但是我們還是有一定某個領域,我們對所學的這個領域是否有興趣,這個可能還是最重要的,你必須要有興趣才能走得長遠,沒有興趣的話念起來是很辛苦的,我希望你們進來我們系上並不是很無奈的心情,也許剛開始都很無奈,這個學校可能不是我們當時的理想,又或者這個系可能不是我最喜歡的系,但進來之後可能再想一下,這個系唸下去是不是可以接受也是蠻重要的。我自己的經驗是我進入東吳政治系時,當時其實我並不想唸政治系,當然我們一開始都不會對政治系有好感,覺得政治應該是骯髒複雜的,當然我也不會想說去碰政治,所以後來我想到要不要轉系,但是想到一個觀念後就打通了,就沒有再懷疑過讀這個系了。我念了一年大學就決定要以後要做學術研究,那時大概大一下學期這個時候,我想到如果我可以做學術研究的話,其實念哪一科都是一樣的,要在哪個系當老師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因此政治這個系我就可以接受了,我並沒有對它特別有興趣,只是可以接受,但它也引起我一些好奇,也沒有想我念了以後是否一定能找到工作;其實我到念博士班後都沒把握能找到一份教職工作,那些並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就只是把我該做的,有興趣的事情做好,所以我從你們這個年紀到現在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的是自己是對學術研究很有興趣的,學術研究的興趣不一定要跟你學了哪個領域有關,也就是說,做一個科學的研究,即便我今天是做一個自然科學的也好,或者是說其他的也好,我做研究其實是在於人,對人類的行為有興趣,只要跟人有關係的就有興趣,跟自然科學相對來講可能就沒有興趣,但是人有非常多的層面,包括經濟、包括社會、包括政治、包括法律,這些都跟人有關。我當時會停留在政治公行還是一個巧合,它研究到人的某個面像,但是如果你要求我去研究其他的東西我還是可以接受,但我已經懶得再去轉系了,念社會跟心理我都可以接受,但是我不太喜歡法律,要唸很多條文,雖然印象當中我大一法學緒論好像唸得還不錯,是全班最高分,同學們都覺得很奇怪我為什麼沒有去轉法律系,班上五六個同學都轉到法律系,而他們的法學緒論卻都沒我唸的好,但他們都轉成了,就我沒有轉。因為我對法律沒有興趣,但這是我個人的偏見,也可以說我比較關注實證的層面,而不是規範層面,這兩者你們可以分嗎?規範就是應該要怎麼樣,我不想要知道那應該要怎樣,我只是要了解實際是什麼東西,對規範比較沒有興趣。

 

 

8您認為現今本校學生最欠缺的學習特質是什麼?

 

生:您覺得我們學校學生欠缺的學習特質是什麼?

 

師:我覺得不夠積極

 

生:不夠積極是指讀書方面嗎?

 

師:對!不應該是跟著老師在走而已,應該是要主動去學一些東西,對你有興趣的東西要更主動一點,不是被動的,每天上的課其實很有限。我舉個例子,你們看課外書多不多?或者是有沒有去別的學校旁聽一些課?就是可以選別的學校的課!

 

生:我有去世新大學旁聽,傳播類的課程。

 

師:或者留在圖書館的時間多不多?

 

生:我還蠻多的耶!我還蠻常去圖書館做作業、查資料等。

 

師:我自己在唸書我會去做一些老師沒有規定的事,要多利用身旁有的資源,就是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與有興趣的,如果你只是單單跟著老師的步伐在走的話,即便你成績很好,期中考期末考有很好的成績,其實成果都很有限。我在唸大學的時候成績沒有很好,原因是我沒有花全力在課業上,對某些事情即便老師沒有教,但是只要我有興趣,就會去做去學。比如說我可能花很多時間到別的學校旁聽,我不會把我們學校當做一個學習的範圍,你可以從其他方面努力,例如:英文,像我們學校給你們的英文是很窄、很有限,只有大一大二有上英文課,但是英文對你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你就應該要主動去學習,我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說應該要更積極一點,去追求自己想學習的東西,不應該只侷限在學校 老師這個小小的範疇,也要多多利用身邊的有的資源。

 

9老師在男女平權這方面有特別的研究,當初為何會想在這塊領域專精?

 

生:老師您對男女平權這方面特別有研究對不對?您的論文有許多都是關於這方面的,請問為什麼對這方面特別有研究?

 

師:其實也是個機緣,當然這當中可以講出很多的故事,我講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 ,我也沒有比較特別說,非研究這個題目不可,基本上,我的個性不是很喜歡研究很熱門的題目,反而是會比較去注意到說是不是有一些問題不是特別重要而是有點重要但很少人去注意到,沒有人去關心的,我比較會從這個角度去想,所以我不一定要去追求那最熱門的,最HOT的議題,我反而比較去關心是不是有些問題還蠻重要,但是被忽略的,所以我對這個被忽略的議題,比較有興趣。我們唸公共行政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阿!我們中心的價值不像是財務金融系在追求最大的利益,而是追求公平正義,所以反而對忽略的那個部份要給他更多的關注,我比較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因為我當時在做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們公共行政已經很少人在談這個了,會去研究性別大概都研究人權,比較少從組織跟管理的角度去講,我當時的想法就是說比較少人去做,既然沒有人來做我就來做吧!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我覺得這個東西可以做很久,性別問題不會因為階段過了之後就沒人去談,不會,它是會持續的被討論,這個社會結構你感覺到一直在變化,所以性別這議題可以研究蠻久的,不像是某些議題熱門過了一陣子就不見了。舉個例子:研究SARS,像以後會不會有SARS就很難講,或者最近有什麼新的病毒出來,那個就很難講,那個不見得是會持續下去,我們做研究都希望這個題目可以長久,不要說一下子流行馬上就不見了。

 

 

10您認為在大學應該要怎麼過?才算過的精采?

 

生:老師現在的大學生都說要修滿戀愛學分、課業還有社團,您覺得要怎麼做才會讓大學生活過的精采,您認同嗎?如果不認同還有什麼其他的看法?

 

師:我覺得課業還是最重要的,個人覺得不一定要談戀愛,倒是時間如果可以重新來一次的話,我覺得要多交朋友,就是可以同時交很多比較深入的朋友,但還不及愛情。談愛情也是一個很大的損傷,就像是班對,如果你是班對的話是個很大的損傷,損失跟其他同學做朋友的機會,大家會覺得你是班對而不太會想去找你出遊或是談心;你們還年輕應該要多交往些,多些經驗也是好的,所以我倒是建議在愛情這方面不要談得太深,保留一點,然後多結交一些異性的朋友。不要太早就認定一定非要對方不可,稍微比較淺一點,也就是說可以跟很多同學同時建立一個很好的關係,多觀察、多看、少做,多觀察不要把自己陷入那麼深,我個人覺得職場比較好,我舉個例子,假如你們兩個都是公共系的,那整個會是比較穩定的架構,男女如果交往以後要談到結婚,你剛才講的談戀愛不談結婚這個東西的話就再說啦!戀愛能不能延伸到結婚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這兩個人以後的工作是否能相近,工作是否相容,有些工作是無法相容,譬如說:以後一個作學術,一個當電影明星,生活圈完全不一樣,你可以了解就是說,我們公共系畢業未來,同學之間那種契合,機會可能非常大,怎麼樣的工作其實都有可能,你最後其實還會回歸到,你在工作圈裡找的夥伴,會比較接近,所以我覺得什麼時候才要去開始會去想到說這個會不會是我以後結婚的對象,可能是從工作這個角度來考慮,所以我是覺得說不用談太深度的戀愛,多交往,多交幾個好朋友,這樣應該是比較好。社團還有打工的話我覺得應該點到為止,因為這些是畢竟不該佔用太多的時間,年輕是很寶貴的,一個鐘頭去賺那95塊我覺得是有點划不來,但它也是有它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去體會一下,體會一下那個生活,你可以了解那工作是很辛苦的,,那我覺得體會就好了,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那個上面,除非生活真的過不下去了,那就另當別論,我覺得點到為止,就可以了。

 

 

11您願意和我們分享你的大學生活嗎?

 

生:老師您可以分享您的大學生活嗎?

 

師:大學生活我剛才講說我花很多時間在學術,百分之九十都在學術,現在想想不見得是對的,但理想情況是我剛才講的,多交一點朋友、打工也體會一下。社團,我沒有參加過,我覺得現在想起來是有點可惜,當然我們那個時代比較封閉大學跟女生講話都會結巴。

 

生:是因為害羞嗎?

 

師:對!這種情況在你們身上比較不容易發生,我的印象中我在小學四年級後就男女分班,然後國中高中也是男女分班,與異性接觸機會比較少。我們那個年代唸高中跟女生講話都要記過,那個不是一個很正常的年代,上大學比較不會跟女性相處,好像跟別人說話就好像對他有意思,就是相處很不自然,不自然是你的成長過程沒有給你太多機會。原本想說很痛苦,花很多的時間在念書,但後來想到也好啦,年輕的時候念書有唸書的好處,就是記憶力比較好,第二個就是沒有額外的負擔,那時候就覺得說唸那東西是有興趣,那我們現在唸書會想有沒有用,不要從功利的角度去想,所以大學時可以多方去嘗試,不一定要想這東西對我課業有沒有幫助,你不知道這個東西什麼時候會有幫助,所以多方面的去學習很重要。

 

 

12最後是否可以請您給我們對未來一個期許或建議?

 

生:對我們有期許,在剛剛老師有說要多方嘗試,不要從功利的角度來看待現在學的東西?

 

師: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不過我想的就是說,要提早作準備,不要到大三大四才想你要做什麼,你現在就可以開始想,我的志向要做公務人員,訂定一個目標,那你就要好好準備國家考試,考哪些科目,現在就大概有些方向,我在大一我就知道我要考研究所,每個學校研究所要準備什麼科目,大概就有一個方向,不見得從大一開始要很認真的準備,但要知道什麼東西是這一兩年要追求的,所以我建議要做一些規劃,但這規劃不用是很長遠的,但至少是規劃到你到大學畢業後想要做什麼?但有些方向是一致。你準備考研究所跟準備國家考試並沒有衝突,考的科目也差不多,但是你至少還是要有些方向,我的建議是說你可以取一個最大公約數,你的規劃最後不一定最後能夠實現,如果要轉的話還是可以。我的目標是要考國考,但是很難考阿,考不上,我在準備這個過程,我最後有考上研究所,我就先去唸研究所,唸研究所這一兩年當中再準備國考,這也是很好阿,謝老師(謝俊義老師)就是這樣,他就是一邊唸研究所,一邊準備國家考試,就是說先有一個方向,那這個方向如果不見得是符合你的目標,還可以做一些調整,一定要有規劃,不能這樣晃到大三大四,浪費了兩年的時間,等到大三大四才有覺悟就已經真的太慢了。

 

 

採訪心得:

 

  這次訪問的一個很重要的收穫就是有一位長輩給我們的經驗與建議。老師說到現在讀書不要想會想有沒有用,不要從功利的角度去想,在大學時可以多方去嘗試,不一定要想這東西對我畢業後有沒有幫助,你不知道這個東西什麼時候會有幫助,所以多方嘗試是很重要的。他覺得我們學校學生缺乏積極性,學習不應該是跟著老師在走而已,應該是要主動去學一些東西,對你有興趣的東西要更主動一點,每天上課效果其實很有限。對於未來要提早作準備,不要到大三大四才想未來要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想,如果我的志向要做公務人員,現在就大概有些方向,知道要考哪些科目,雖然不見得要很認真的準備,但要知道什麼東西是這一兩年要追求的。所以老師建議要做一些規劃,但這規劃不用是很長的,但至少是規劃到你到大學畢業後想要做什麼。有些方向是一致,像準備考研究所跟準備國家考試其實並沒有衝突,老師建議可以取一個最大公約數,雖然規劃最後不一定最後能夠實現,但如果要改變的話還是可行。總而言之,要先有一個方向,那這個方向如果不見得是符合你的目標,還可以做一些調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規劃,不能這樣虛度到大三大四,如果那樣真的會後悔一輩子。(謝明翰)

    其實很高興有這次的機會可以採訪黃煥榮老師,平常在系上,與老師的互動大多僅止於課業上,這次能聽到老師說出他的求學經驗、看法還有給我們的建議,感覺很不一樣。其時我剛開始在填志願時心裡也有許多疑惑,「如果就讀教育體系的大學,我的出路是什麼呢?」「教育體系的大學會不會比普通大學差?」但是後來了解我想選的公共系並非傳統的教育系所,出路並不是只有教職人員。其實我很認同老師說的話:「不應該是跟著老師在走而已,應該是要主動去學一些東西,對你有興趣的東西要更主動一點,不是被動的。」我對外交還有語言很有興趣,因此就算這些課程在學校與系上學不到或是資源稀少,我也會想盡辦法找管道去學習,像我現在就在校外補習西班牙文,覺得多一種語言的能力就是多一種加分,還有買了一些國際關係的書自己研讀。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真的很重要,我不要像老師所說的,到了大四快畢業時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前進,而是要在四年當中,一直往自己的目標努力。(高瑜澤)

  經過這一次的訪問,讓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也聽到了老師許多不同的見解。我一直以為私立學校是付比較多錢,就可以享受更多的資源,原來事實並不是如此,原來公立學校的學費那麼便宜是因為政府的補助,雖然我們學校很小,但是附近的資源卻是比其他學校豐富,要學習其他東西也比其他學校方便,真的不能只覺現在學校 老師所教導的範圍裡,應該去找出自己的興趣,去學習自己想學的東西,但是課業還是要顧,不能放掉,也該訂出大學之後的目標,給自己一個方向,不要白白浪費四年的大學生活。對於我們的系,真的是滿少資源的,在學校裡,跟我們互相輔助的系較少,不過學校有開放可以跨校選修,可以到其他學校多增進自己的個人知識,積極真的是現在大學生所欠缺的東西,可能是因為高中三年不斷的被壓著讀書, 高中 老師總是不斷的洗腦,考上好大學就可以玩樂了,其實這是不對的,導致常常有學生被二一,應該多積極一點。(蔡育庭)

    我覺得黃老師是位很溫文儒雅的教授,對學生說話也很禮貌客氣,對話中不會有讓人過於緊張的感覺。看老師平常不多話,但是在這次訪談中卻很樂意回答所問題,而且勉勵我們學校不是最重要,而是在自己有沒有心唸書,這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因為不同於其他人總是批評教育大學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將來畢業沒出路、比不上其他正常大學等等,黃老師給予我們正面的心態,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己,學校是不能一直限制住我們自己的。聽了這些我感覺非常有信心,也很謝謝有這次機會可以訪問到老師,真的讓我感觸良多。(陳羿均)

Click 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