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學現場看新臺灣之子
從教學現場看新臺灣之子
羅暐茹(97級社教系)
一、前言
為數眾多的外籍配偶,已成為台灣人口組成中的一大族群,這群新台灣之子,未來也將成為臺灣勞動力的重要一份子。集中實習期間,全班25位學生中,有三位為新台灣之子,即每8人之中,有1位為新台灣之子,且此比率就臺北市而言,若至外縣市,其比率為每5人之中,有一位為新台灣之子。原以為在國小班級中的比例不高,但當自己實際接觸後,才發現相當可觀。
教育對一個人而言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對於在相對弱勢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身為一位教師如何幫助他們,甚至教導其母親,這是值得我們去了解及學習之處。故以實習班級中的三位新臺灣之子為例,並訪問班導師,再加上實習三週個人所觀察到的現象,對其做一詮釋。
二、受訪者簡介
u 姓名:
u 服務學校:臺北市南港區修德國民小學
u 服務班級:三年一班
u 教學年資:9年
三、個案簡介
每一個外配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也有其必須面對的問題與考驗,而新臺灣之子在學習及表現上所面臨的困境仍有其相同之處,在此先將三位學生基本資料做一簡介,亦可作為其他新臺灣之子之縮影。
(一)典型的新臺灣之子
u 化名:小涵
u 年齡:10歲
u 特徵:身材高大,但較缺乏自信心
u 家庭狀況:父親為卡車司機,母親為越南配偶,上有姊姊,下有弟弟。
u 學習狀況:三上時較常犯錯,現已漸入佳境。
u 擔任幹部:副班長
大部分外配家庭的狀況和小涵家相同,家庭經濟環境並不是特別好,且父親大多從事粗重勞力之工作,母親識字有限、國語還能溝通,簽聯絡簿通常只會簽自己的「姓」,也沒辦法幫孩子檢查作業,只能依靠學校課後照顧班,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仍希望能和孩子一同學習、進步。
(二)單親的新臺灣之子
u 化名:婷婷
u 年齡:10歲
u 特徵:個子嬌小,害羞內向,缺乏自信
u 家庭狀況:獨生女;母親生下婷婷後,即返回東南亞(因不知其國籍為何),從未見過其母親,父親好酗酒,由其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照顧長大。
u 學習狀況:維持穩定的學習。
u 擔任幹部:讀經小老師
類似婷婷情況的新臺灣之子有一定的比例存在,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不識字,無法教育婷婷,因而與姑姑商量將她送至安親班,且從幼稚園待到現在,每個月的安親費由姑姑幫忙繳納,安親班也會給予婷婷折扣,且老師們對她十分照顧,讓爺爺奶奶感到很窩心,即使經濟上有困難,但爺爺奶奶還是很希望能讓婷婷繼續留在安親班,無論是課業、生活上,都能得到多一些照顧與陪伴。
(三)備受呵護的新臺灣之子
u 化名:小蔡
u 年齡:10歲
u 特徵:「大頭」為其最大特徵,身材矮胖,喜歡自娛娛人。
u 家庭狀況: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獨生子;與爺爺奶奶同住,父親十分文靜,從事較靜態之工作,母親為東南亞籍外配,近日至工廠上晚班。
u 學習狀況:較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表現,時常在上課時有脫序之情況,但已不斷學習克制自己,也希望老師能時時提醒他,有慢慢進步。
小蔡是班上同學的開心果,肚子圓圓、頭大大的他,常拿自己開玩笑,逗得全班哈哈大笑。小蔡在家十分受寵愛,以致於他會有些任性及不當的行為產生,當全家人都拿他沒輒時,只有他的母親管得動他。近日由於小蔡的母親晚上必須到工廠上晚班,無法陪小蔡,他因此而抱怨連連。
四、教師經驗分享
(一)創造機會,增強自信
新臺灣之子的低自信絕大多數來自於家族、社會的評論,使他們受到異樣眼光看待,無形中也讓他們對自己產生負面的價值觀,但這並不是他們應該接受的結果,或許需要一段時間,有個課程的引導,讓每位孩子談談自己的家人,對於外籍配偶的迷思也可在此釐清,孩子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認識每個文化的多元性,從中建立自信,明白他們和其他人都是站在同一條水平線,沒有誰的地位較高或較低。
「家庭」的關係使這群子孩缺乏自信,也使得他們無表現空間,
個性內向害羞的婷婷,無法大方站在全班同學面前,因此
(二)細心觀察,予以幫助
婷婷的身材十分瘦小,天氣寒冷,身上往往只穿薄薄的衣褲,看在老師的眼中很心疼,於是老師會帶些保暖的衣服來給婷婷穿。
(三)建立良好親師關係
外配家庭的背景並非馬上即可得知,一切都是建立於親師之間良好的基礎上,才有可能了解其家庭狀況。許多新台灣之子對於家庭的事務難以啟齒,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學校日、家庭訪問……等得到進一步的瞭解,才能針對其所面臨的問題予以解決。
大多數的外籍媽媽是來自於東南亞國家,或許是地方風俗民情之差異,她們對於老師的態度,相較於台灣的家長而言,較為尊重,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過去傳統時代般的崇高,非
(四)破除對新台灣之子的迷思
「新台灣之子=低智力?」這是十分荒謬的說法,過去曾有資料對於新台灣之子的智力提出質疑,認為他們會拉低台灣人的素質,成為台灣社會的負擔。
早期外籍配偶來到臺灣,一句國語都不會說,許多媽媽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ㄅㄆㄇ,老師也一字一句的教。現在政府廣開成人識字班,於國籍法中,對於外籍配偶歸化取得我國國籍所需的上課時數亦有所規定,提高外籍配偶的就學率,也使其在語言、識字的能力上,較過去來得好,孩子的教育亦有加分效果。
「新台灣之子=特殊生?」這又是個莫須有的說法,換個角度想,一般台灣人生的孩子也有可能是特殊生,為何新台灣之子就必須與特殊生劃上等號呢?許多外配來台灣不到一年就懷孕生子,對於台灣的風俗民情尚未適應時,又必須學習如何當一位母親,一切都尚未就緒時,新生命的誕生令人措手不及,且大多外配家庭在教育、經濟方面較為弱勢(此處並非有輕視之意,而是以一般普遍性情況做論述),對於孩子的特殊情況未能及早發現,即使上了小學,老師發現其孩子有特殊狀況(如:過動、自閉、情緒障礙…等)時,外籍媽媽未必能夠了解,甚至不願意讓其孩子接受檢測。或許是出自於自我保護的心理,當自己自經濟條件較差的國家嫁至台灣時,在身份地位上感覺矮人一階,又被告知自己的孩子有問題時,內心會有種被欺侮的感覺。
新台灣之子非低智力,也並非為等同於特殊生,只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及背景使然,對於學生或是父母親需要多一些用心與照顧,只要打破這些迷思,每一位孩子都是可愛的小天使,無分新台灣之子與否。
(五)台灣未來的生力軍
現代社會孩子生得少,每一位都是爸媽手上的寶,捨不得打罵,全家都十分寵愛,也使得近年來有「草莓族」、「水蜜桃族」的代名詞出現。然而,在新台灣之子身上所展現的似乎是過去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勞動精神,這群東南亞籍的媽媽們,或許是大環境使然,將自身的經歷套用於孩子身上,從小便灌輸孩子要能吃苦耐勞,不要與人斤斤計較,這樣的個性,促使其較有能忍耐、不怕吃苦,
五、自我省思與感想
(一)社會課的啟發
由於外配相關議題較為敏感,在集中實習三週期間,特別注意班上新臺灣之子的行為表現。我曾上了一堂社會課,是關於臺灣多元文化的內容,課堂中曾提到鴨仔蛋,我發現婷婷和小涵的眼睛突然為之一亮。她們的反應令我驚訝,其他學生正認真聽我說鴨仔蛋為何時,小涵可以很明確的說出它的吃法以及為什麼越南人要吃鴨仔蛋,當提到更多與她們母親原鄉背景相關事物時很興奮,似乎是得到肯定與共鳴。
在討論多元文化家庭組合時,有學生說自己的媽媽是臺日混血,大家對此十分感興趣,討論非常熱烈,我說:「只要是臺灣與其他國家的人相結合所生下的孩子,都是混血兒,他們的家庭是由多元文化所組成的,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小孩可以學習不同的文化,很棒哦!」小涵馬上舉手:「老師,我的媽媽是越南人,這樣我算不算是混血兒?」我說:「是啊,妳是臺灣和越南的混血兒,而且知道媽媽越南那邊的文化,老師覺得妳很棒!」說完,小涵露出得意的微笑。當我把「混血兒」說得很有意義,讓學生感到很特別時,聽在小涵的心中,自信與成就感完全寫在臉上,全班同學對於小涵是混血兒這件事感到非常high(我們班是一群很容易high的孩子),又開始一波關於越南籍配偶的熱烈討論,有學生提到自己的舅媽、嬸嬸也是越南媽媽,爭相舉手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此時,我注意到婷婷、小涵的表情與情緒,顯得興奮又開心。
經過這堂社會課之後,多了些不同的想法。公開給予新臺灣之子正向、直接的讚賞與肯定,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使其認為「我很特別,我是獨一無二的」。看到婷婷和小涵的反應,以及全班學生熱烈的迴響,也明白文化之間需要相互尊重時,內心十分感動,倘若社會上的人們能像這群孩子和平共處,並且相互尊重包容,或許外籍配偶及新臺灣之子所受到的歧視與冷漠就能減少許多。
(二)愛能包容萬物
若撇開婷婷的生母是外籍配偶,其實她的處境就如同在台灣社會中隔代教養的家庭,但婷婷卻因她的出身及父親而感到自卑。對於婷婷的媽媽生下她之後離開臺灣,從某個面向而言,是否因備受歧視或無法忍受夫家的苛求、打罵……等,而選擇拋下剛出生的幼女返回原鄉,這是我個人的猜測,但並非絕無可能,倘若當初家庭能給予婷婷的生母多些關愛,使其能適應臺灣異地生活,也許婷婷就能獲得溫暖的母愛。
相較於婷婷而言,小蔡是個幸福的孩子。全家大大小小,都給他滿滿的愛,他是在疼愛中長大的孩子,在他身上看不到新臺灣之子易有的自卑,而是一個可愛的開心果,但過於寵愛的結果,讓小蔡為所欲為,當他發起脾氣時,全家都拿他沒輒,只有小蔡的媽媽能治得了他。若
孩子是單純的,他們只因大人的結合而誕生,並不需要背負著莫須有的罪名與歧視,他們也可以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主人,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愛來關心這群孩子,而非主觀的評論與批判。
(三)化劣勢為優勢
新臺灣之子有其優勢存在,學習不同文化和語言的孩子,將是臺灣在全球化兢爭下的「新機會」,但因社會的歧視,讓很多外配不敢也不願教子女母語。若從社會文化面向上來看,遠從東南亞各國和大陸地區來的新移民,更為臺灣帶來新的文化刺激,社會應已更開闊的心胸來面對,而非一味的要求外配融入我們的風俗民情,我們也需要去學習他們的文化。
在學校教育方面,透過老師的努力,臺灣的孩子接受到的是多元文化教育,眼界開了、心也開了;新臺灣之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形塑正向積極的價值觀,因為擁有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使其懂得用不同角度看事情,對人與人的差異也更能包容。當清楚自己的優勢,相信未來會比他人有更多元的可能。
在語言學習方面,新臺灣之子佔有先天語文多管道學習的優勢,端看其家;庭及母親是否願意嘗試教子女「母語」,試想:一位越南配偶嫁至臺灣客家庄,公婆教孩子說客語,自己教越語,先生教中文,孩子到學校又學英文,孩子的學習能力超乎我們想像,不必擔心孩子會因此而混亂,反而多方的刺激,可增加孩子語言學習能力。我突然有個想法,倘若我們的社會及學校,能舉辦多元文化語言兢賽或創意大賽,比照客語、台灣、原住民語、英語…等方式,讓新臺灣之子有更多的揮撒的空間,渴望去學習和了解媽媽原鄉文化與母語,外籍配偶也不會一直被當作外人看待。
新臺灣之子優於臺灣孩子的是堅毅不拔、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能吃苦、忍受力高,在做任何事時不會有太多的抱怨,謹守自己的本分。多元文化的背景,使其比一般孩子更早學會包容與自己相異之事物,懂得尊重他人,這樣的態度在社會上是很受用的。
(四)開設親職教育課程
外籍配偶在其家庭中承擔了大多數教養小孩的責任,但是對於兒女的學習與教育,卻因無法充分地操練臺灣本地的語言,造成他們文化調適、轉譯社會意義上的阻礙,並且難以透過語言,建立與學校、社會的連結,來協助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易造成小孩學習低成就現象。對於外籍配偶,如果能開辦教養子女的親職教育課程,可增加其教養子女常識與認知,幫助她們面對教養子女的過程,並且有能力解決教養問題。
(五)想想十八年後的臺灣
外籍配偶的移民及新臺灣之子的誕生成為臺灣人口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實已悄悄在改變臺灣的樣貌,甚至足以發揮關鍵少數效應。之前看過一些數據資料及民意調查,臺灣民眾半數認為外籍配偶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更有人直言新臺灣之子會影響臺灣人口素質,顯示臺灣內部對新移民其實仍充滿歧見,甚至有深深的疑懼和焦慮。
教育是百年大計,家庭、社會、政策每一個環節都與教育息息相關,即使學校教育做得再多,若我們的環境與政策對於這群新臺灣之子仍是抱持消極、不友善的態度,這群孩子在充滿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的環境下成長,長則二十年,短則十年,我們的社會都會因此而付出代價,當這群孩子長大成人後,又會如何面對這不友善的社會,十八年後的臺灣又將變得如何呢?這點值得我們去思考及重視。
六、結語
臺灣是個海島型國家,許多異國文化都曾在這塊土地上留下足跡。地理位置的巧妙,似乎註定臺灣必須面對多元文化的族群。
一樣都是外籍配偶所生的孩子,為何當我們看到金頭髮白皮膚的娃兒總會特別注意他們,並發出「好可愛哦!」的讚嘆聲,而當我們看到較黝黑的娃兒,是用特別的眼光注意他們,且會多看娃兒旁邊的媽媽兩眼。西方國家外配及其孩子與東南亞國家外配及其孩子都會有文化適應的問題,為何東南亞的外配就必須受到不公平的歧視呢?文化優勢與否,真的這麼重要嗎?每一個國家、族群,都有屬於他自身的文化,而非以經濟的優劣來斷定它的好壞。
一樣米養百樣人,儘管想了許多方法減少族群間的隔閡,但能實踐的又有多少?每個家庭的問題不同,處境也大不相同,我們只能從所有外配家庭中找出其共通性予以協助,並為其創造機會。
新臺灣之子他們和一般孩子一樣,需要關心與照顧,教育應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畢竟教育是以孩子為主體,若我們能多看到新臺灣之子具有優勢的地方,使其獲得發揮的空間。文化是相互激盪而來,多元的文化豐富臺灣社會,也讓臺灣的孩子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也許我能為這群孩子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但希望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讓教育更真、更善、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