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美勞教育學系林子龍老師專訪

美教系 林子龍 老師專訪[1]

 

 

訪談、記錄:美教系  劉亦芸、 君穎、周立穎

訪談時間:2005年春季

訪問對象: 林子龍 老師

(老師特色:有水汪汪的大眼睛,人非常親切可愛,是我們美教系學生的好朋友!也是我們美教系畢業的優秀學長!)

 

 

師院時代的社團與美教系

 

 

<T是 林子龍 老師,S是我們發問的問題>

 

S:老師你以前唸這裡的時候,學校是長什麼樣子的呀?

(老師開始講解當初校地的分配及安排)

S:你們那時候有社團嗎?

T:有!我是柔道社的,我是副社長,但是後來我因為開刀就退社了。

S:那以前的社團也是跟現在一樣不好嗎?

T:我不太清楚現在的情況耶。以前我們那個時候是有特別的社團活動時間,不過其實以前社團就不發達,只有定期的社團表演,或者是固定中午會出現在空地招攬新成員的小攤子而已。

S:那時候學校參加社團的人多嗎?

T:不多,師院生不太愛參加社團活動耶。那時我記得我本來是要組成一個登山社,後來教官就說不要比較好,因為太危險了,所以我就只好作罷了……

 

S:你以前是學生的時候都上些什麼課程啊?跟現在有什麼不一樣嗎?

T:幾乎都不一樣啊!課程我是記不太清楚了啦!但是跟現在的課程差滿多的。以前我們的課程,大多是以教育為主,美勞科的也有,但是當時並不多就是了啦!以前選擇性也少,差不多一百四十個學分,能自己選擇的不會超過十個!也不是完全像高中一樣,但是就是比較沒什麼選擇。

S:老師,你覺得就課程而言,以前那樣子好,還是現在這樣子好?

T:當然是現在好啊!課程本來就是一年一年慢慢改進改良的呀!當然是會因應時局,配合更適合的教材跟課程內容。

S:那以前你們上的美勞都是比較偏理論性的,還是?

T:不能說是偏理論性的耶,我們上的都是很美勞的東西啊。因為學校的目的是要把我們培育成一批優秀的美 老師,學的也就是一些金工、木工等等許多動手做的課業。

 

變革與改制:從師院到教大

 

 

S:老師你覺得我們科系在美術界來說算是強的嗎?

T:我個人是認為我們非常強的。我們的排名雖然是在師大之後,但是我們有一半的同學,是可以考上台北藝術大學。台北藝術大學的位置,大約就是接在師大後段我們前段。而就師範體系來講,我們學校是數一數二的,因為每個學校的走向不太一樣,像文化大學的水墨類還有設計類,跟我們以教育類為主是大不相同的,藝術大學的走向,也跟我們不同。而就我的感覺來說,台北藝術大學應該是跟以前一樣,改革沒有那麼明顯。不過我們學校在師範體系的排名數一數二,是無庸置疑的。而因應現在整個趨勢走向的改變,其實我們學校在教學上也是有很大的改革跟變遷。以前我剛進這裡的時候,都沒有電腦教室,是到大二大三才開始漸漸引進多媒體的課程。

S:老師那你們那時候出來都是當 國小 老師嗎?

T:對啊,我們那時都是公費分發,都是 國小 老師。

S:既然都是國小導師,為什麼又要分美勞教育等等啊?

T:因為老師還是有各自的強項啊。當初的我們,是要被訓練成幾乎是 全才的 老師,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是除了什麼都要會之外,也是會有自己專長主修的科目。

S:老師那你為什麼想要唸師院啊?

T:因為我想當老師啊。

S:那你現在是教我們這些大朋友,跟你當初的理想有差距嗎?

T:其實還好,因為進師院就是想要當老師;至於大朋友還是小朋友,其實對我來說沒有多大的差別耶!我就是很喜歡教書當老師。

S:那我們這些大朋友,可以讓你實施你當初的教育理念嗎?

T:嗯……其實有一些差距,你們有點不用功耶!哈哈……

S:那你後悔唸師院嗎?

T:一點都不會!我說過啦!我熱愛教書。

S:那以前的同學有沒有現在不是老師的?

T:我們以前是五年畢業,到外面實習一年,那一年及格之後才取得正式的老師資格,所以是五年畢業。我有一個同學,他唸到大四就拒絕出去實習,所以他就沒有當老師,自己做生意。聽說前一陣子經營有問題,所以說……

S:那其他 都是當 老師嗎?

T:對。

S:但是現在這樣的體制,當老師不會沒保障嗎?

T:所以說就是開放給民間大量去處理,這歷程中代表什麼?就代表師範體系已經完成它的時代性任務。民國八十六年的時候,政府宣布說,師範體系已經完成了時代任務,希望師範體系漸漸轉成一般大學。就現代而言,我們在政府眼中跟一般大學是沒有兩樣的。

如果是師範體系就代表什麼?如果我們是職業學校、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出來就業的話,那代表什麼?代表著那個職業是有急迫性的。而就目前而言,我們是沒有這樣的。以前師資比較缺乏,所以以前就要用公費培養,對不對?因為以前很多偏遠地方都找不到老師,所以由政府 花錢培養 老師,再把他分發到那裡,而現在社會已經沒有這樣的事了。就政府而言,師範體系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

所以說,名義上我們還沒有改制,我們還沒有改成,但其實我們的課程結構早就已經改成所謂的一般大學系統。對我們而言,我們現在叫師範不恰當。真正講我們是比較偏向教育體系,就像政大一樣,政大有教育系,但教育系培養的並不是培養當公立學校的老師。就像如果你是唸物理系,你不一定會成為一位科學家,有很多種可能性。對我們而言,你們學教育不一定是當小學老師,你也可以去補習班啊,你也可以把教育當你的專長,就這樣子。

S:那我們學校不是要改了嗎?

T:改制成教育大學。

S:可是已經沒有「教育」啦?

T:還有「教育」啊。改制有兩階段啊。先改制成教育大學,再改制成市立大學,改制成市立大學就變成一個綜合型大學。目前我們學校為什麼還叫「師範」或「教育」?像你們唸的是美術的,可是你們還是有唸教育。不管你當不當老師,你還是要唸二十個學分的教育課程。就是說,基本上再怎麼樣,你們還是有唸到教育,所以說,我們叫美勞教育系,我們會叫做教育大學。道理是一樣的。

改成綜合大學之後,這些就會分開,你們就會跟一般的美術系沒有兩樣,就不叫美勞教育系了,就可能會叫做視覺藝術系。如果想當老師的人,就要自己外修四十個教育學分。

S:那我們不是最後一屆修教育學程嗎?

T:沒有啊。下一屆要申請。

S:是公費生才能申請嗎?

T:沒有,沒有。

S:是前三名那種嗎?

T:不一定,不一定。要看申請名額。要看教育部分配說你們可以有多少人修教育學程,看進來的學生有多少人要登記。

 

身分轉換,觀點改變

 

 

S:那你看到現在學校有什麼感觸?就是以前在這裡唸書,後來又回這裡教書?

T:感觸喔……以前在當學生的時候觀看老師的角度,跟現在他們已經變我同事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S:以前老師有誰啊?

T:你們現在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啊。

S:都是以前的?

T:大概只有范導(編按: 范宜善 老師)不是, 許瀞月 老師那時候也不在,大概就這兩位吧!其他以前全部在。吳誼 老師離開了,你們不認識她,其他都還在。

以前老師在我們眼中,是我覺得他會不會教?他對我有沒有用?如果這個老師的教學方式、專長跟我不符合,就會覺得他很爛、很不好。可是等到我回來,變成他們同事之後,我覺得其實每個老師都有他的優點。他的優點,可能在教學中。就某些學生而言,可能這個優點對他沒有用,所以對每個老師的評價不一樣,可能說這個老師不好或者怎樣的,但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他的優點對你而言是沒有用的,所以你會覺得他不好。可是等我回來當他們同事後,我發覺不是這樣的,其實每個老師都有他們的優點。

 

學生用功程度今非昔比

 

 

S:就學生而言,以前跟現在有什麼差別嗎?

T:我覺得以前的學生比較喜歡唸理論。而我覺得現在的學生其實親和力比較夠,可是,並沒有以前的學生用功。以前的術科教室都是連夜燈火通明的。以前不管是陶藝教室或者是國畫教室,同學一天到晚都在那邊畫圖,我那個時代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每間教室一天到晚都是有同學在那邊做作業。其實也不見得是在做作業,是在做作品。

可是,現在好像很少,除非遇到什麼系展這樣的東西,不然平常就很少看到了,教室大部分都是暗的,或者只是高年級在趕畢業作品。但以前不是,以前一到四年級,大概每間教室都有很多同學,到了晚上,藝術館的燈其實都是非常亮的。一到四樓都是一樣。

S:那以前課業很重嗎?

T:不會,不會比較重。以前教育科目很重,創作課比較少,但是同學花很多心力在創作課上面。

S:就是說花很多時間在創作,可是沒有很多創作的課嗎?

T:對。我們現在美勞系的專門學分有八十學分,可是以前只有四十二學分,幾乎只有一半。可是同學花在上面的力氣是很大的。以前同學大概二、三點睡覺是很稀鬆平常的。他們畫圖畫到二、三點,可是現在是看不到了。現在還有誰在畫國畫到二、三點?

S:那以前教室的使用規則呢?

T:以前是這樣子的:因為以前大部分的同學都會畫,在裡面選一個組長,選他去管那間教室。現在很難,現在根本每間教室也沒幾個人,根本同學也不來,你沒有辦法在裡面選一個組長。以前選出的那個組長,你可以說他幾乎是住在那邊了,他有一把鑰匙,因為他是高年級的同學,由他來掌管分配教室怎麼用怎麼打掃。現在的學生待在教室的時間變短了,這樣的方式就行不通的。

 

師院 老師的角色:引導而非審判

 

 

S:那你們那時候當人還是跟現在一樣嗎?

T:一樣啊。當人的機率還是差不多……

S:那被二一也是罪不可赦才會的嗎?

T:要壞的非常誇張。要是在其他大學簡直是無法想像。因為我們師範體系有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老師所扮演的不是法官,不是說今天你們兩個吵架,我當個法官說你們誰對誰錯,這都是其次。對我們而言,我們當老師的角色是什麼?因為你是一個個體,他又是另一個個體,人本來就會犯錯;我們當老師,就是怎麼使你的成長歷程中得到最好的發展。所以說,當同學有問題的時候,同學有爭執的時候,就算是犯錯的那個同學,我們還是要很有耐心跟他講,為什麼?因為就一個老師的觀點而言,你不是當法官,不是跟他說:「你這樣是錯的,你給我出去!」我們的責任:是他怎麼樣可以得到最好的發展。

因為我們的傳統跟一般大學的傳統不一樣,一般大學的最主要是個知識的傳授,就是說對是對,錯是錯,沒什麼好談的。像以後你們去教書,你不可能因為這個小朋友犯錯,你就罵他說你怎樣怎樣,因為你的責任是在讓這個小朋友從錯誤中得到一個正常的發展。因為我們師範體系從以前就有一個這樣根深柢固的觀念,所以說我們很少對學生說:「你這樣是錯的,你給我滾出去」。

S:那以後如果改制成教育大學或市立大學,對你們的教學理念會有什麼改變嗎?

T:會改變。我們這個傳統某部分會繼續傳下去,但不會像以前這麼縱容。我們以前會認為說,今天如果這個學生有問題,如果你當老師像當警察,你不用講就給我滾出去,那你這算哪門子的老師?當老師不是在於你發覺他有錯,而是想辦法去改正、去包容。當師範體系把一個學生踢出去,它要負一個很大的責任:當一個老師卻放棄了一個學生,認為你救不了他,那我們會覺得這有違我們當老師的一個職業的良知。

一般的大學主要是在於知識的傳遞,它本身並沒有這樣的概念。它認為說你根本學不會啊,那你來幹什麼?它要找一個適合的人。對他們而言,一般大學重點是在知識的研究跟傳播,但對師範體系而言呢,很重要的成分在於一個人的成長。這個學生存在一個問題,他的行為有偏差,那我們要如何導正?這就是一個根本上的差異。

 

兩個世代的差異

 

 

S:那以學長身分對現在學弟妹有什麼想要講的?

T:用功一點。

S:是在哪方面?

T:各方面。以前社會上誘惑比較少,我們能做的,不是唱歌就是在學校,其實沒有什麼娛樂。當然我們很難去比較這兩個時代的差異,以前電腦也沒這麼發達,頂多玩玩電視遊樂器,根本沒有網路這種東西。而現在呢,你們有很多事可以做。可是你們遇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你們現在學的東西不夠專精,學的範圍太廣,而你們又花太多時間在生活瑣事上。所謂生活瑣事是不曉得發生什麼事情,就在那邊晃啊晃啊。這在老一輩的眼中會想:在那邊晃是要幹什麼?感覺說,是現在的社會上一些生活模式的轉變吧!你們很容易的就把時間晃掉了,這在我們老一輩的眼中會很感奇怪。

S:那我們這一年紀的有什麼優點呢?

T:你們這一輩從小到大就是被我們這一輩的人教出來的。我們這一輩的出去教小學就是教到你們,所以你們這一批就是正好反映我們這一輩的教育理念。我現在看到你們,我就可以知道我們當初踏出校門,我們的腦袋都裝了什麼,教出來的小孩原來就是這個樣子。

以前我們那個時代會比較知道什麼是對跟錯。我今天要翹課,我一定會躲的遠遠的。我今天如果幹了什麼我覺得是錯的,我一定就會跟老師講了。可是現在的小孩不一樣,現在小孩還會跑來說:「老師我今天不想上課」,老師就常被問的不知道怎麼回答。第一個,他如果說不行,好像不近人情;那如果說行的話,那很奇怪,那制度怎麼維持下去?差異大概在這裡。我們可以說現在小孩很親切,可是確實我們老一輩的人會不知道要怎麼應付。因為我們老一輩的是用是非來斷定對還是錯,可是你們這輩小孩子出現,卻帶著很強烈的人情味就說:「這是人性,這是人性」。可是,如果什麼都強調人性、就順應著你當下的感受,那公平性跟客觀性在哪裡?

S:是太過縱慾嗎?

T:其實我覺得不是縱慾。是對於自己的情緒太容易妥協了。我們以前會強迫自己向外在的世界看齊,而你們會比較傾向於對內在世界妥協。我們以前如果發生什麼事情,會說是我自己有什麼問題;但是你們的想法是說,我也控制不了我自己。以前我們不會這麼想,可是你們這一輩會說:「我也沒有辦法」,可是以前我們不會講出這句話來。

S:以前社會道德比較重吧!

T:不是。是以前比較強調外在,現在比較強調內在。比較強調內在,所以我們會開始探討說你們做得到做不到;以前我們好像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只會關心你該做到什麼,做到做不到你自己回家解決,不管你。可是現在不探討那個問題,這是兩個世代的差異。

S:以前唸這裡,會不會覺得沒有地方去?

T:你到什麼地方都沒有地方去。就像師大,你以為師大夜市很有趣?但是其實我跟你講,我住了三年,還是沒地方去,因為你不知道要去哪裡。雖然我們這邊很小,但基本上還有一個國家圖書館,那你想其他的大學怎麼辦?你說像台大的校園很廣闊,可以躲在某棵樹下;像我們學校這點就比較差,這邊也是人,那邊也是人,你可能就覺得怎麼都沒有人坐在操場旁邊,你會覺得很奇怪,其他大學比較不會。可是據我所知,一般大學生可能也不會坐在校園內,校園裡都是觀光客,其他些人也不知道要坐哪邊。我們學校學生也非常不習慣上圖書館,非常不習慣。

S:以前圖書館是怎樣啊?

T:就是這樣子。

S:藏書呢?

T:基本上,我們學校圖書館太小了,我們很多書都放不下去了。我們圖書經費已經很少了,可是每年買的書根本擺不上去。要等圖書館改建了。現在漸漸會把圖書數位化,以後打開看都不會是一本一本的了。以後紙本會變得很珍貴,不會像你們現在看到都是紙本。

S:圖書館的規劃呢?

T:也差不多。

S:那你們那個時候的學生平常休閒活動都是在做什麼?

T:做作業。

S:可是作業沒有很多啊?

T:作業有很多,是你們現在故意把它看的很少()。你們現在壓力最大的是什麼構成課。可是我們以前幾乎每門都是那個樣子啊!所以我們不覺得要求多,反正每門都是這樣子。現在只有一門,你們就覺得快抓狂了,為什麼?因為只剩一門這樣子了。像以前素描水彩我們都是一次課就要畫完一張,我就這堂課結束我就可以畫完一張。

S:沒畫完會怎樣?

T:沒怎樣啊。反正下次又會有新的,等到期末都要交啊,沒畫完自己想辦法解決。

S:跟現在一樣嘛。

T:可是現在一學期也只不過要你交三、四張,跟以前一學期要交十幾張是不一樣的。

 



[1]編按:本校「美教系」(美勞教育學系)已於2007年改名為「視覺藝術學系」。

 

瀏覽數: